当前位置: 首页 >> 快讯
世界动态:甘肃永靖:依托村集体经济 培育壮大特色产业
来源:民族日报·中国临夏网     时间:2023-04-22 10:25:16

近年来,永靖县以农业现代化为主攻方向,抢抓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中央定点帮扶、东西部协作等政策支持机遇,按照“政府投资建设、国企运营管理、资产各村共有、收益全民共享”的思路,依托村集体经济,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建体系搭平台,打造特色模式

严格按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要求,因村施策,分类指导,在各村组建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引领产业发展。


【资料图】

坚持支部牵头。注重发挥村级党组织和党员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先锋引领作用,通过合法程序选任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理事长,村“两委”成员及党员致富带头人参与合作社管理,把党支部政治优势与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资产优势有机整合、互促共进。

坚持龙头带动。深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金融保险”四方联利机制,按照“龙头企业建平台打品牌管销售、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注资金建基地联农户、‘党建+’农民合作社和农户抓生产保品质提效益、金融保险托底“的模式,推动“党建+”农民合作社从单打独斗向抱团发展迈进。

坚持社社融合。按照“村两委领办、全民参与、均衡持股、共建共享”的原则,每村组建“党建+”农民合作社。在此基础上,先试先行,大胆创新,促进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的经营性资产优势和“党建+”农民合作社的生产经营优势有机融合,构建形成以村集体经济为依托的特色产业平台。

建基地壮产业,打造集约格局

把发展村集体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按照“集中资金、扶培产业、保值增值、惠及群众”的思路,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

持续扩大基地。坚持“做出特色、打造有机、延伸链条、提升效益”,围绕“牛羊菜果薯药菌百合”八大特色产业,依托村集体建设种养殖基地,累计建成村集体经济产业园(基地)12个,高标准日光温室1671座。2022年县财政投资1.5亿元,建成塔什堡香髓羊综合繁育基地、良种肉羊繁育基地、牛羊交易市场、黑方台地质灾害区现代高效节水农业示范基地、天桥·永靖产业协作示范园、三塬镇下塬村特色农业育苗基地、白塔木雕等7个产业基地。通过基地带动,2022年全县发展百合、蔬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37万亩,牛存栏达到2.86万头,羊存栏达到34.95万只,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统一运营管理。基地建成后形成的固定资产坚持“属地优先、辐射周边乡镇村”的原则,按脱贫村和一般村7:3的比例,折股量化确权到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由县属国有公司与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签订协议。种养殖基地,按照管理企业化、技术现代化、营销市场化的理念统一运营管理,全力打造种养管控、生产加工、品牌销售全产业链条。

健全联结机制。把联农带农机制作为立项建设种养殖基地的前置条件,科学合理确定带动方式和受益程度,健全完善“带得准”“带得稳”“带得久”的长效机制。由村集体统一流转群众土地,每年按900元/亩落实流转费。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将所有农户纳入合作社,其净收益的30%用于向成员分红,其它收益归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所有,用于发展村产业和公益事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优先吸纳当地脱贫群众在基地务工或优先向脱贫群众租赁,同时为不具备建设种养基地的周边乡镇群众提供种养产业平台,发展“飞地”经济。目前,全县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每年可收益2200多万元,村均达18万元,带动农户24000多户。

强品牌提科技,打造营销体系

坚持以科技推进基地发展,以品牌提升生产效益。

深化科技推广。加强与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科技特派团、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等农业科研院所和帮扶团队的联系,组建蔬菜、牛羊等13个产业科技攻关组,划片包干,责任到人。引进推广滴灌及回水全程回收利用系统、水肥一体化系统、肉牛冻配改良、优质牧草种植、秸秆青(黄)贮、疫病综合防治、圈舍标准化建设等先进实用科技,不断提升农业科技装备水平。2022年完成农业科技培训1.1万人(次)。

拓宽销售渠道。加强与北京同仁堂、山东九间棚等省内外农业龙头企业的合作,研发生产深加工产品,大力发展电商销售、农超对接、直营直销等营销模式,打通产品终端市场,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农产品进城与消费品下乡双向流通格局。

打造有机品牌。健全“刘家峡”品牌发展体系,基地内种植品种“三品一标”认证实现全覆盖。完成认证绿色食品20个,认证面积2.4万亩;有机认证产品25个,有机认证面积6.9万亩;“刘家峡”西红柿、“刘家峡”红枣获得地理证明商标,入选“甘味”品牌目录企业商标证明6个。

(据中国乡村振兴网)

编辑:马少华责任编辑:孔令定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