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快讯
当前速看:新甘肃年终策划2022·回望 |“满格电力”助推甘肃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新甘肃客户端     时间:2022-12-26 20:11:21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见习记者 马腾飞

12月2日,随着张掖市山丹县东乐镇330千伏建业变电站内设备启动正常,正式进入24小时试运行,标志着甘肃省“十四五”第一批新能源项目的首座330千伏汇集站正式投运,满足100万千瓦新能源送出需求,甘肃新能源发展再上新台阶。

位于张掖市山丹县东乐镇330千伏建业变电站。


(相关资料图)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甘肃持续依托新能源优势开辟“新赛道”,变“风光”资源优势为产业发展动能。截至9月底,甘肃省新能源装机规模达3258万千瓦,占全省电网总装机规模的50.01%,成为省内第一大电源。

2022年,甘肃省新建电网投资建设规模计划71.34亿元,在建电网工程总投资达到183亿元,投资规模、建设任务、工程数量均创历史新高。

新能源按下经济发展“快进键”

2022年3月,在北京电力交易中心“e交易”平台完成交易后,来自甘肃的1500万千瓦时绿电,通过宁绍特高压直达浙江。

这是甘肃首笔跨省跨区绿电交易。

目前,甘肃已成为国家“西电东送”战略的重要输送走廊,实现4条特高压直流贯穿全境,18条省际750千伏线路与周边省份相连,在西北电网中“坐中四连”的枢纽地位凸显。

位于河西走廊的“西电东送”特高压输电线路。

为提高新能源外送能力,甘肃加快特高压外送通道建设。今年实施750千伏电网项目3项、330千伏项目8项,有效提高电网调节能力。预计到“十四五”末,甘肃跨省联络通道将达到25条,交换能力超5000万千瓦,年外送电量将突破千亿千瓦时。

《甘肃省“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明确要求,到2025年,以新能源为代表的河西走廊清洁能源基地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提升,陇东综合能源基地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基本建立,形成规模化电力外送发展格局。

“新能源高比例运行,特别是风电出力呈现随机性、波动性的特征,导致能源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难度加大。要想充分发挥并网新能源电站发电能力,科学调度、协调调峰至关重要。”甘肃电力调度中心系统运行处副处长刘克权说。

通过科学调峰,甘肃电网系统最大用电负荷由晚高峰18时转移至上午11时,削峰填谷负荷200万千瓦,用户负荷曲线更加适应新能源发电特点,增加了低谷新能源消纳能力,降低了高峰电力保供压力,初步实现传统源随荷动向源网荷储协同互动方式的转变,有效提升电网安全稳定水平、新能源消纳水平、调度精益化水平。 

甘肃省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调度大厅。

随着甘肃省新能源企业与省内电力客户年度补充交易、7月月度交易的落地,甘肃省内直购电交易新能源电量已达133.71亿千瓦时,较2021年全年增长2倍。

截至目前,甘肃发挥大电网互联优势,组织甘肃火电、水电与新能源电力打捆交易,新能源电力跨省替代交易及现货交易,向北京、湖南、广东等21个省(区、市)送电。

甘肃省通过祁韶直流特高压通道向湖南送电。

甘肃电力调度处处长李全茂表示,“甘肃是西北电网的中心和功率交换枢纽。甘肃电网借助通道优势和资源优势,与周边省份签订政府间购电协议,加大调峰互济力度,目前已经形成了以中长期市场为主,以现货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为补充的全形态电力市场体系。”

科技助力经济发展“含绿量”

“十四五”是实现我国碳排放达峰的关键期,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攻坚期。甘肃围绕“强基础、促发展”两条主线,创新研发“电眼看山河”系列大数据产品——“电眼看黄河”“电眼看祁连”,为政府精准治理黄河流域生态提供支撑,构建了“生态环境+电力大数据”的政企合作新模式。

“电眼看黄河”数字化黄河生态保护电力监控平台。

通过电力大数据赋能,黄河流域生态治理实现从“人在看”到“电在算”,从“现场查”到“线上控”,从“事后管控”到“闭环管理”,从“数据孤岛”到“联防联控”,从“周期长效益低”到“省投资提质效”五大转变,节约大量环保监测成本,推动“生态电网”建设,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电眼看黄河”在白银试点运行以来,基于电力大数据在“电眼看黄河”中开发碳排放监测功能,通过企业二氧化碳当量与用电量进行关联分析,对企业状态、排污情况进行全景监测。白银供电公司互联网部负责人段波介绍。“通过电力辅助环保监管可节约人力成本1460人/年,减少相关企业环保设备采购成本4328.6万元,有效助力执法部门进行预控防控治理。”

在祁连山脉,这双“电眼”也发挥着巨大作用。

通过“电眼看祁连”形成的监测分析报告,企业生产用电异常行为平均发现时间仅为10分钟,企业对环保管控指令的响应情况研判从过去的1到2天缩短至2小时,大大降低环保执法的成本和时间,为生态环境精准监管提供数据支撑。

武威市举行“电眼”看祁连项目成果应用启动仪式。

“我们通过电力杆塔、无人机等视频监控资源,对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区里64家工业企业、41个管护站、86个水源地、22家A级景区等为监测对象,针对省市环保部门重点关注的150个环境问题全息感知,异常精准识别,经核查监测准确率达87.5%。”国网武威供电公司互联网部数据专责敬如雪说。

目前“电眼看山河”系列大数据产品,已在甘肃全省覆盖14个市州、78个区县的2.3万余户固定污染源、10万余户非固定污染源企业用电量信息,日数据推送量高达12.8万条。电力大数据正在为全省各地区生态保护提供辅助决策支撑,为“十四五”污染防治行动贡献“甘电力量”和“甘电智慧”。

电气化提升乡村振兴“加速度”

在武威市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古浪越海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的智能温室,控温、控光、喷滴灌等自动调节装置有条不紊地工作着,新鲜的番茄成串生长在超过5米长的根茎上,稠密而鲜嫩。

古浪越海农业有限公司玻璃温室内采摘工作人员正在采摘。

“先进电气化技术和设备的引进,让智能温室里的温度和湿度全年保持恒定,省时省力又高效,电气化这条路是选对了。”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古浪越海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程胜利说。

古浪越海农业有限公司现代智能果蔬综合型玻璃温室。

据了解,古浪越海农业有限公司新建的智能果蔬综合型玻璃温室,为古浪县8000多座日光温室提供种苗和技术服务,同时带动周边400名贫困群众就近务工就业、稳定增收。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丁沟镇沈屲村农村电网改造。

为满足村民生产生活用电需求,今年甘肃聚焦农业生产、乡村产业和农村生活“三大领域”,结合甘肃地域特点和资源禀赋,在全省打造100个乡村电气化特色项目,做好农村规模化种植养殖、电气化仓储物流等用电服务,推动现代农业园区、乡村产业特色村镇等全电气化建设应用普及。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甘肃持续实施乡村电气化提升工程,通过改造升级农村电网、提高农村供电服务水平、推广电能替代技术、促进特色用能项目建设、推介新型用电产品等方式,提升农业生产、乡村产业、农村生活电气化水平,全力以赴推进在建的82.76亿元配农网巩固提升工程,为乡村振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在新的起点上,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将继续加快构建全国重要能源及电力外送基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安全保障基地,深入推进数字化产品研发,努力建设成为国家能源输送的“大动脉”和“西电东送”的战略通道。同时用真心真情极力解决群众之所难、群众之所盼,在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上接续奋斗、乘势而上,高效助力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

编辑:山桦责任编辑:山桦

上一篇:

下一篇: